“种业大县”建宁:沪明合作攻关科研育种,技术难点这样突破 天天要闻

来源:第一财经时间:2023-06-17 03:50:26

一粒种子成就一个产业链。


【资料图】

“沪优2号、旱优113都是我们近年来从上海引进的杂交水稻品种,这些品种都需要经过1年左右的田间试验,培育成功后才能向农户大面积推广,过程中还需要确保产量,最终才能成功实现制种。”日前,上海媒体三明行采访团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,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曾明星对第一财经表示,沪明合作下,旱优73、旱优113、沪优2号等一系列杂交水稻新品种陆续实现制种。

曾明星告诉记者,上述品种的重点是“抗旱”“节水”,这对选种的要求高,育种过程的关技术操作、适应性等也很有讲究,但归根结底,制种还是需要遵循优质、高效、规模、绿色、轻减这五大要素。

“攻关”抗旱节水品种

当前,“种业大县”建宁正在寻求更高质量的产业转型。2022年,建宁全县制种面积15.5万亩,产量3550万公斤,占全国10%以上,直接经济产值(一产)6.09亿元,2023年,全县预计面积15.7万亩。

记者了解到,建宁种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,2010年,建宁县制种面积突破了10万亩,2013年,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。近年来,随着《2020年建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(2020-2025年)》《福建省建宁县水稻制种大县发展规划(2021-2025年)》等文件发布,一条制种产业链正逐步在建宁形成。

而沪明两地的攻关合作,正与上述制种产业链的发展同步进行,其中,种子的“选”和“育”是关键。

(图为来自上海企业的旱优113品种,邹臻杰/摄)

“旱优73是我们最早自2008年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到建宁落地的种子,在经历了找区域、找海拔、找季节、找时段这四个步骤都匹配后,最终在多次尝试下成功实现了制种。” 在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一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,建宁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余添发这样告诉记者,在我国的一些地区,水资源(尤其是农业灌溉)相对较为稀缺,因此,抗旱性、节水性较强的种子就成为了制种的首选。

余添发解释,抗旱性,在于所选育品种的根系特别发达,在遇到高温的时候,叶片会锐减且在吸收少量光照时充分散热;节水性,则是在于该品种的灌溉水量是一般水稻的50%左右,且水分利用率高。

为此,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告诉记者,建宁县共有15亩水稻制种面积,是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增加的重要支撑,节水抗旱稻是原创于上海的重大科技成果,制种面积占三分之一,“上海的种源在建宁生产,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。”

好的水土是成功育种的基础。谈及旱优73的培育,曾明星则颇有感触:建宁县是新品种的“试验田“,适应性试验免不了。他表示,诸如旱优73一类抗旱、节水的品种,种子在栽培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插播期,也就是父本、母本的授粉需要吻合,这直接关乎到了产量多少,因此需要经过反复调试。包括父本、母本间隔多久进行播种、插秧等都需要实时进行观察和记录。

“我们也在实践中独创了培育方式,就是我们在授粉结束后会及时将父本割除,这样能使品种充分获得采光和营养,确保产量。”曾明星补充。

持续突破难点
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研发周期多在8年以上,周期非常漫长,从雏形到成品需要反复实验和田间适应,随后,还需要报省级层面认定,而这还不包括后续的放大生产等。

如何突破上述难点?余添发告诉记者,目前,由罗利军专家团队牵头的“科研育种工作站”已在日前落地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“很多品种在实验室和田间适应时的产量很好,但在农户种植时却不尽如人意,这一过程中的育种问题亟需联合专家一同解决。”

余添发也建议,在接下来的7月~8月份期间,可以组织相关专家来到建宁现场开展杂交水稻种子栽培的现场,实地进行测产,“这不但是对种子高产的一个验证,也是一种扩大影响力的方式,此外,也能同步了解到农户对于种子的认可度。”

而罗利军则对记者表示,沪明合作下,上海应加大对节水抗旱稻制种技术和种子生产加工条件的支持,“一方面,最大限度扩大和稳定制种面积,另一方面,可以考虑援助建立专门的节水抗旱稻种子加工中心。”

(图为建宁县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,邹臻杰/摄)

而在育种及制种环节,记者了解到,建宁县也着力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,全县耕种收综合农机化率已达82.5,一系列院县合作的水稻科技成果转化也在进行中。

“在制种机械化领域,我们在实践中就有许多创新。比如,一些多在北方使用的大型插秧机在建宁就不太合适,因此,我们与小型机械厂家联系,研究定制出适用于父本、母本间隔插秧的小型插秧机;再比如,我们率先在国内推广了密集式智能烘烤房烘干种子技术,可以年均减少劳动用工和节省烘干成本1600万元以上。”曾明星说,建宁需要保证稳定、安全的生产质量,才能吸引更多的新品种前来落地。

曾明星也进一步表示,目前,常年在建宁备案生产的种业企业达70家以上,“未来,我们要大力扶持天力、华谷、华昊等一批本土企业建设种子加工、精选、仓储等设施设备,并搭建好各类平台,持续为企业的科研育种赋能。”

标签:

责任编辑:FD31
上一篇:父母出现四个信号,时日不多了,儿女要多加陪伴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精彩图集(热图)

热点图集

最近更新

信用中国

  • 信用信息
  •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
  • 网站文章